黑客入侵美国_黑客攻击美国金融系统案例

hacker|
250

盘点一下,有哪些著名的黑客入侵案?

2015年,多家知名连锁酒店、高端品牌酒店存在严重安全漏洞,海量开房信息存泄露风险。多家P2P平台同时遭不法黑客攻击。内蒙古19万考生信息泄露。2016年,OpenSSL水牢漏洞 多家公司受影响。济南20万儿童信息被打包出售,信息精确到家庭门牌号。2017年,事件一 台湾外事部门遭不法黑客攻击,1.5万笔个人资料外泄。事件二 10月,Reaper僵尸 *** 病毒每天可感染1万台物联网设备。以上都是最近比较出名的黑客事件。

黑客日常的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别人工作的时候他在破防火墙,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破。其实黑客也是很累的,如果是不受雇佣的黑客,他们每天做的事情完全就是出于兴趣,绝大多数黑客也不敢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或者说他们压根没能力黑进去。所以黑客们的生活很平淡,吃吃睡睡,可能不怎么出门,但是他们出门也绝对不会让你看出他们是黑客。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那些收到国家安全部门雇佣的职业黑客以及利用黑客技术进行犯罪的黑客团伙了,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一般人接触不到,也很难了解他们每天在干嘛。我们就看看那些凭着爱好兴趣来维持生活的黑客们吧。我认识一位自称黑客的朋友,当然我不知道真假,跟他在一个地方上过班,但是不久他就辞职了。

只要不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黑客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像我们下课下班就去玩会游戏或者打打球,黑客们就回去倒弄电脑去了,他们平时也不会不吃饭不睡觉,正常人一样,可能会因为睡眠不足有黑眼圈,除此之位,没有不同。

黑客一天内攻击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可以说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双面性的,互联网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的 *** 安全问题,比如信息泄露,网站被黑客入侵等等。 *** 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在2021年的7月,黑客在一天之内就攻击了全球上千家公司,这无疑给社会的运转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那么关于黑客一天内攻击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黑客袭击了瑞典更大连锁超市之一Coop

作为瑞典更大连锁超市之一的Coop,它的收银系统被黑客袭击了,这使得Coop不得不紧急关闭全国近800家门店。黑客的这一次袭击,可以说给Coop带来了很多的损失。

二、黑客袭击了美国的IT公司Kaseya

美国的Kaseya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全球的IT软件管理供应公司,黑客将目光瞄准了这个公司,并且袭击了这个公司的系统。因为Kaseya 公司是为很多的公司提供外包服务的,所以,公司的系统受到侵袭之后,顺带着也会让其他的公司都受到影响,据了解已经有200多家和Kaseya 合作的公司都受到了影响。

三、希望能够重视 *** 安全问题

*** 安全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目前我们的世界就是一个靠 *** 联系起来的世界,如果 *** 坏了的话,我们的世界也就瘫痪了。希望每一个国家都能够重视 *** 安全问题。

关于黑客一天内攻击全球上千家公司,都有涉及到了哪些公司?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么?欢迎留言交流。

有谁知道是因为计算机病毒引起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案例

“MSN性感鸡”, *** 提前遭遇“禽流感”

2005年,禽流感席卷全球,让人闻鸡色变。而 *** 上的“禽流感”更是早于现实,从2月3日开始,席卷全球互联网。

2月3日上午,金山、瑞星、江民等国内多家安全软件厂家,接到大量MSN用户中毒信息,一个名为“MSN性感鸡”的病毒迅速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msn用户感染后会向所有好友发送病毒文件。MSN性感鸡除了利用MSN向外界发送病毒文件、消耗系统资源外,还会在中毒电脑里放置后门程序,使黑客可以远程控制该电脑,从而使用户面临极大的安全威胁。

在相对平静的2005年 *** 环境中,“MSN性感鸡”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个病毒。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即时通讯工具的推出,以及金山加加、盛大圈圈等的加入,病毒制造者利用IM(即时通讯工具)做为传播,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首选方式。金山毒霸反病毒服务中心整个2005年接到的感染报告中,通过IM工具传播的病毒高达270万次,排在所有病毒之首。这也使的国内IM厂家高度重视,腾讯推出的 *** 2005,就在业界率先与杀毒厂商合作,与金山公司合作推出了国际首创的“ *** 安全中心”。

金融机构成为 *** 钓鱼最青睐对象

2005年,美国超过300万的信用卡用户资料外斜,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先后成为黑客们模仿的对象,设计了类似的网页,通过 *** 钓鱼的形式获取利益。这一现象在2005年以平均每个月73%的数字增长,使很多用户对于 *** 交易的信心大减。导致年底各家银行对于 *** 交易安全提高重视。

针这些对愈演愈烈的网上银行诈骗事件,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30日向社会公布《电子支付指引(之一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对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在电子支付类型、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等方面作出合理限制。

各杀毒厂家纷纷披露主动防御计划反病毒欲改被动劣势

5月,业界一条以“ *** 安全惊曝黑幕”为题的报道,在原本还算平静的 *** 安全行业搅起千层巨浪。这篇报道毫不客气地将杀毒软件比做“过期药”,更将信息安全厂商们斥之为贩卖“过期药”的贩子。随后,国内著名信息安全厂商金山公司对外宣布,其杀毒软件“主动防御(ADP)”业已完成第二层( *** 自防御)计划,并且证实该计划已经应用到当天发布的金山毒霸2005中小企业版当中。至此,包括金山、瑞星在内的国内主流信息安全厂商均做出高调反应,表明中国的信息安全厂商正试图扭转在与病毒竞争中长期被动的局面。

“主动防御”更像是一个贴身的保镖,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监视着周围的可疑人物,让危险总能在最后一刻之前化解。“主动防御”以事实为依据,掌握用户计算机真实的安全状况,在用户还没有意识到之前,能给予用户更多的提示与建议,帮助用户构筑专家级水准的计算机安全防线。它是传统杀毒软件的超集,虽然它也需要传统 *** 的补充,但它的理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杀毒,而是全面保护用户计算机的安全。它是安全软件未来的发展方向。

流氓软件引起公愤,人人喊打

6月21日,北京市 *** 行业协会联合新浪、搜狐、金山、瑞星等16家 *** 和软件企业联合起草了《软件产品行为安全自律公约》,联合承诺共同防范“流氓软件”带给网民的麻烦。随后,在北京市 *** 行业协会的网站上,接受网民的投诉,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与投诉。7月11日, *** 行业协会根据网民的投诉,点名公布了10家流氓软件名单,包括了3721、 *** 、e趣、DUDU等家加知名软件。

2005年,间谍软件已经大面积闯入了我们的 *** 生活中。间谍软件从以前单一的收集用户信息和盗取有价账号等方式扩展到恶意广告。恶意广告的典型特征为:悄悄安装;不易卸载;保护自己使用低层技术与多种软件冲突;随时随地弹出骚扰广告。而目前在国内用户被侵扰最多的间谍软件就是恶意广告和盗号木马。90%以上的网民都直间或间接的受到此类间谍软件的侵扰。

狙击波,与时间赛跑的病毒

8月15日,金山公司率先截获了被称为历史上最快利用微软漏洞攻击电脑的病毒“狙击波”,危害程度直指当年的震荡波。在随后的24小时内,变种迅速,出现多个变种,给相对平静的2005年 *** 环境,带来阵阵涟漪。该病毒源自欧洲芬兰,之后在欧洲迅速流传。其中在美国蔓延,美国国会、美国有线电视台(CNN)、 *** (ABC)、 *** 等重要企业和 *** 机构遭受此次蠕虫狂潮的袭击,并造成部分 *** 瘫痪。在国内,华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地区的个人及企业用户中毒的较多。

名人、热点新闻成为病毒载体

2005年8月30日,被全国关注的“超级女声”总决赛进行之际,一个借着“超级女声”的名气传播的 *** 病毒现身 *** ,盗窃用户的信息。“超级女声”也成为了2005年带毒的明星、热点事件最为突出的事件,其前后,包括:拉登、羽泉、周杰伦、禽流感、伦敦地铁爆炸等等,也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每当网上出现热点新闻或者热点人物的时候,各病毒监测中心的精神也都高度集中,不知道下一个遭毒手的会是哪一个?

1月10日,国内计算机反病毒厂商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对2006年 *** 安全事件进行了回顾,根据事件影响力和媒体关注度,排出了2006年十大互联网计算机病毒事件。

一、微软WMF漏洞被黑客广泛利用,多家网站被挂马

2006年春节前后,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曝光的WMF漏洞成2006年电脑安全之一场噩梦。 2006年12月28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Windows在处理特殊WMF文件(也就是图元文件)时存在问题,可以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如果用户使用Windows图片传真查看程序打开恶意WMF文件,甚至在资源管理器中预览恶意WMF时,也都存在代码执行漏洞。虽然1月6日微软发布了安全补丁,然而,在1月底,针对该漏洞的木马病毒已经在我国互联网上呈蔓延之势。1月26日,江民反病毒研究中心已发现数家网站被种植此类木马病毒,与此同时,网上众多网站都在公开售卖WMF木马生成器,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用户点击其中任意链接即中毒。2月初,WMF木马传播变本加励,发展到通过搜索引擎贴吧、MSN疯狂传播,后来在反病毒厂商的围剿下,WMF木马才渐渐郾旗息鼓。

二、敲诈者

2006年6月11日,国内首例旨在敲诈被感染用户钱财的木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该病毒名为“敲诈者”(Trojan/Agent.bq),病毒可恶意隐藏用户文档,并借修复数据之名向用户索取钱财。“敲诈者”在被截获后短短10天内,导致全国数千人中招,许多个人和单位受到重大损失。一名为大叔的网民由于中了敲诈者,合同文本被病毒隐藏,使得本来到手的订单丢失,该网民出于愤怒地在网上发帖称在悬赏十万元网上通辑一名为“俊曦”的病毒作者。虽然病毒作者声称编写病毒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最终也未能逃脱法律的惩罚,7月24日,广州警方宣布破案这一国内首例敲诈病毒案,作者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将是法律的严惩。

三、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

2006年6月27日,网友举报,他在登陆工行网上个人银行时,系统突然弹出电子银行系统正在升级并要求修改密码的提示,于是他按要求再次输入登陆和支付密码,然而当点击“确定”后,电脑中的“江民密保”突然发出“不明程序向外发送密码”的警示,于是他紧急与工行联系,才发现工行根本就没有升级电子银行系统,他怀疑是感染了电脑病毒,并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要不账户中的存款就易手他人了。

江民反病毒工程师分析后认为,这是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通知,目的在于盗取工行用户的帐号密码,联想到今年工行网银用户集体 *** 事件,不禁令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再生疑惑。

四、魔鬼波病毒爆发

2006年8月13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一利用微软5天前刚刚发布的MS06-040漏洞传播的“魔鬼波”(Backdoor/Mocbot.b)蠕虫现身互联网,感染该蠕虫的计算机将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微软在8月8日例行发布的MS06-040安全公告中称,其操作系统Server服务漏洞可能允许远程执行代码,并建议电脑用户立即升级。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攻击微软新漏洞的“某某波”,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05年的“极速波”,今年的“魔鬼波”,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光大证券网站多款软件被捆绑木马

2006年8月25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光大证券阳光网()站点上提供的“光大证券新版网上交易系统”、“光大证券专业分析版2003”、“光大证券金典2005”等多款软件的安装程序捆绑了木马。用户运行这些安装程序的同时,会下载网银木马,威胁用户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帐号密码安全。江民反病毒专家分析, 根据光大证券HTTP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这些恶意安装程序是2006年8月18日上线的,至今已经带毒运行了一周左右,估计已经有不少网上证券系统的用户感染了该病毒。专家分析,很有可能是光大证券的服务器遭受了黑客入侵导致。

按理说,银行、证券网站的安全性应该是很有保障的,而且网站服务器还装了一款所谓国际品牌的杀毒软件,怎么就会轻易被黑客攻陷并还种了木马呢?是网管员太无能还是国外杀毒软件太弱智?

六、威金病毒大闹互联网

10月中上旬,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威金”病毒(Worm/Viking)的多个新变种在互联网上活动较为频繁,已有多家企业用户报告感染了该病毒并导致整个局域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江民全国病毒疫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该病毒从2005年5月19日首次出现至今,保守估计感染电脑数近50万台,变种数量突破了500种,实在可以称为是2006年病毒之王。

七、建行云南网站遭假冒

2006年11月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一个恶意网站假冒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网站,传播“ *** 大盗”和武林外传游戏木马。

假网站调用多个恶意脚本,下载并自动运行“ *** 大盗”木马和“武林外传”两个木马,这两个木马会对用户的 *** 号和武林外传游戏帐号构成很大威胁,并会尝试关闭多款国内外知名杀毒软件。

一般来说病毒盗个 *** 号什么的不算大事,可你要是看了这条新闻就不会这么认为了。12月15日,深圳晶报报道,一伙平均年龄仅21岁的“ *** 大盗”一年内盗取 *** 号、Q币数百万个,通过 *** 交易平台售卖,非法牟利70余万元,涉案人员竟有44名。原来小小的 *** 号也存在这么大的利润可图,犯罪份子就是抓住网民这种认为 *** 号价值不大不值得追究的心理,最终造成了一个大案。

八、银联网站被黑成悬案

11月22日,反病毒厂商称某金融官方网站首页被黑客嵌入恶意程序,用户点击网站首页后,系统即可自动下载一后门程序,中毒用户电脑存在被黑客偷窥的风险。反病毒工程师介绍,该后门程序名为黑洞2005,是一个江民一年前就已经截获并大范围发布预警的老病毒。该病毒具有强大的穿透防火墙能力,可以禁止防火墙并开启染毒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摄像等操作。病毒还会将自身添加为“服务”,达到开机自动启动的目的,隐蔽性很强。

但这条消息被某金融网站否定,究竟谁是谁非,由于时过境迁,事实无法重现,唯有提醒电脑用户以后上网时一定要穿好防毒衣(打开杀毒软件网页监控),防患于未然。

九、“瑞波”危害超过“魔鬼波”?

8月24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自上周“魔鬼波”病毒肆虐互联网以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瑞波”(Backdoor/RBot)蠕虫新变种正在利用微软的MS06-040等多种系统漏洞大肆传播,目前已发现国内大量用户被病毒感染,中毒用户的系统可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仅8月23日一天,有3个“瑞波”新变种的泛滥程度都超过了“魔鬼波”(Backdoor/Mocbot)蠕虫。

十、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

2006年11月2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公司监测到,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如果用户没有安装过微软的MS06-014安全补丁,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该网页时,就会感染木马程序Trojan/Hitpop。该木马会在后台点击某些网页,制造虚假流量,并会关闭多款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3日,天涯首页上的恶意代码已经被删除。江民公司提醒广大网民,特别是天涯社区用户,请立即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对您的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轰动的 *** 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国芝加哥银行的 *** 系统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袭击,这名“黑客”通过电脑 *** ,涂改了银行账目,把7000万美元的巨款转往国外,从而给该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无独有偶,1995年8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花旗银行遭受了同样的厄运,一名“黑客”使用同样的手法从该银行偷走了40万美元。前不久,英国也发生了一起轰动整个大不列颠岛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电信公司的电脑操作员,通过公司内部的数据库,窃走了英国情报机构、核地下掩体、军事指挥部及控制中心的 *** 号码。据说,连梅杰首相的私人 *** 号码也未能幸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岁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 *** 线路,进入到美军及其部署在其他国家机构的电脑系统中漫游了长达9个月的时间。这名青年说:“我可以进入美国军方电脑网……,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去漫游,也可以删除任何属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这位“黑客”才被有关部门查获。在众多引起轰动的 *** “黑客”案中,还有一起令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之前,前联邦德国的几名学生利用电脑 *** ,破解了美军密码,并将窃取的美国军事机密卖给了前苏联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国军方震惊不已。上面这些事件说明,随着全球互联 *** 的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指挥系统、金融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贸易系统和医疗系统等都将会变得更易受敌对国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说,精于计算机操作的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袭击,特别是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防系统更是如此。据统计,仅1995年一年,美国空军的计算机 *** 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袭击,平均每天达14次以上;而作为拥有12万个计算机系统的美国军事中心五角大楼,则在目前以至未来所面临的威胁将会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计算机 *** ,浏览了里面的一些非绝密信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使巴格达斡旋成功使美国的“沙漠惊雷”没能炸响,而一场对付“黑客”的战争已经在美国打响。

同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哈姆雷向新闻界公布,在过去的两星期里,五角大楼的军事情报 *** 连续遭到计算机“黑客”系统入侵。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时期,这条消息立即成为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哈姆雷说,“黑客”光顾了11个非保密军事 *** ,其中包括4个海军计算机 *** 和7个空军计算机 *** ,网上有后勤、行政和财务方面的信息。“黑客”们浏览了这些信息后,在 *** 里安插了一个名为“陷井盖儿”的程序。安插了这个程序,他们以后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自由进出这些 *** 。五角大楼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的袭击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但这次不同于往常。“黑客”们似乎在打擂台,通过入侵这些系统比试高低。哈姆雷说,这是五角大楼迄今发现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 *** 入侵事件,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美国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发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罢休。

美国加州有一叫圣罗莎的小镇,镇上有一个名叫Netdex的因特网接入服务公司。它规模不大,只有3000用户。“黑客”们就是在这儿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总经理比尔·赞恩发现服务操作系统被“黑客”更改了,立即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匹茨堡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CERT)。

联邦调查局特工和CERT *** 人员经过几星期跟踪调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们本来可以堵上操作系统中的漏洞,但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冒一次险,把门继续敞开“一会儿”。这一敞就是6个星期。

在这6个星期里,来自美国东海岸和旧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联邦调查局特工一天24小时密切监视着入侵者在网上留下的“脚印”。这些脚印清晰地指向美国 *** 、军队、国家图书馆、实验室和大学的网址。起初联邦调查局认为,这些入侵者可能是潜在的 *** 。

经过一段时间的侦查,联邦调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踪。2月25日,联邦调查局计算机犯罪侦查小组带着两张搜查证,分乘6辆小汽车,向旧金山以北120公里、仅有5500人的小镇——克洛弗代尔进发。

晚上8时30分左右,一干人马抵达这个青山环抱的小镇。在当地警察的支援下,他们立即包围了一座平房住宅。他们冲进屋内,发现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忙着入侵五角大楼的非保密计算机 *** !

在搜查过程中,镇上的警察封锁了镇中心南边的一条街道。对这座平房的搜查持续了2个小时。随后,他们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这家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也被怀疑参与了入侵五角大楼的 *** 系统。由于这两个男孩的年龄太小,联邦调查局没有逮捕他们,但收缴了他们的计算机、软件和打印机。

去年,这两个男孩一道参加了计算机学习班。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连计算机专家也感到吃惊。赞恩说,“我们实际上是同他们进行在线战争。我们监视他们,他们也知道我们在监视他们。他们使劲恢复他们的软件文档,快到我们来不及消除这些文档。”

但联邦调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动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切迹象表明,这些少年“黑客”的后面还有一只“黑手”。

赞恩说,他通过分析注意到几种不同的“黑客”行动方式。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术惊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业余者才会犯的错误。这就是说,有更高级的专家向这些孩子提供入侵计算机 *** 的工具。他说,“黑客”并不是在键盘上猜你口令的人。他们编写并使用别人计算机的程序。另外,赞思曾收到大量电子邮件垃圾。他说,“这些人行事有条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说这事(入侵五角大楼的 *** )仅仅是几个毛孩子干的,我会感到非常吃惊。肯定还有人,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联邦调查局特工正在积极展开调查,希望找到进一步的线索,揪出那只“黑手”。

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以色列警方于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国国防部及以色列议会电脑系统的超级电脑“黑客”。

这名以色列超级电脑“黑客”现年18岁,其网上用户名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发言人琳达·梅纽因说,警方同时还逮捕了另两名18岁的同谋。

“黑客”被捕后,美国司法部发表声明透露,“分析家”真名为埃胡德·特纳勃。美国司法部长雷诺说,“分析家”的被捕是对所有试图入侵美国电脑系统的“黑客”发出的警告。美国对此类电脑袭击事件十分重视。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这个超级电脑“黑客”展开了调查,并向以方提供情报,最终协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们估计“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日前逮捕的两名加利福尼亚少年的网上导师。美国五角大楼说,这批电脑“黑客”侵袭的对象是美国国防部、美国海军军事中心、美国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学电脑系统的非机密人员名单及工资表。加州索诺马镇被捕的两名少年中一个称,他已进入了200个美国学院电脑系统。

由于同一系统资源共享,侵袭非机密系统也可能调出机密资料,因此以“分析家”为首的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国国防部大为不安。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汉姆莱说,这是至今五角大楼发现的“最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电脑入侵案。

美国电脑专家丹·贾斯帕与加州圣罗萨的一个 *** 服务商首先发现了这个网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贾斯帕协助美国中央情报局查获了据称是“分析家”指导下的两个加州“黑客”。

被捕后,“分析家”及其同伙被拘押在特拉维夫南郊的贝特亚姆警察局。警方没收了他们的护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网上杂志的采访时称,他入侵电脑系统并不犯法,甚至对侵袭对象“有益无害”。“分析家”说,他经常帮助他侵袭的服务器修补漏洞,他暗示“一个有恶意的‘黑客’所做的则远胜于此。”

至此,海湾战争期间对美国五角大楼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现,使人们对 *** 系统安全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专门开发对付病毒 *** 的S&S国际公司的艾伦·所罗门认为:“不论你上多少道锁,总会有人找到办法进去。”美国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 空间是一个人人都可进入的自由流动区——我们更好做好准备,以便应付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对手在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力。”这说明,在未来信息领域的斗争中, *** “黑客”将是最可怕、最难对付的敌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难对付也要想办法对付。目前世界各国最常用的 *** 就是加装密码软件。这种软件是一种由40位信息量组成的程序,可分别为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加密,使用简便,安全性强。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来,这种密码软件接二连三地数次被破译,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软件,也仍被两名对密码学感兴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研究生发现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计算机 *** 的使用者们已经把对 *** 安全问题的关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公司能够开发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钥”,以使人们对 *** 的安全性达到信赖的程度。

进入90年代,随着 *** “黑客”袭击案例的增多,美军在加强电脑 *** 防护能力、防止外来“黑客”入侵的同时,又在积极筹建“主动式黑客”部队,即组建一支类似“黑客”的“之一代电子计算机 *** 战士”,这些“ *** 战士”将以计算机为武器,用键盘来瘫痪敌人,操纵敌人的媒体,破坏敌人的财源,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目的。

除美国外,目前其他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加强 *** 的安全性建设。1995年夏天,北约从联合国维和部队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维和行动权,它进驻波黑后的首项任务就是安装了一个巨大的通信 *** 。这个 *** 在对波黑塞族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作战计划就是通过这个 *** 来传送的。但是,随着联网的军用 *** 节点的日益增多, *** 安全性问题也就变得日益突出。为此,参战的北约各国又加紧给这套 *** 系统加装了“防火墙”和其他数据安全措施。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利用计算机 *** ——这柄锋利的双刃剑,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黑客事件

1999年,梅利莎病毒使世界上300多家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该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它是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该病毒的编写者戴维·史密斯在编写此病毒时仅30岁 1983年,凯文·米特尼克因被发现使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擅自进入今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电脑,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6个月。 1988年,凯文·米特尼克被执法当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 *** 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 1995年,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弗拉季米尔·列宁”在互联网上上演了精彩的偷天换日,他是历史上之一个通过入侵银行电脑系统来获利的黑客,1995年,他侵入美国花旗银行并盗走一千万元,之后,他把账户里的钱转移至美国、芬兰、荷兰、德国、爱尔兰等地。 1999年,梅利莎病毒使世界上300多家公司的电脑系统崩溃,该病毒造成的损失接近4亿美金,它是首个具有全球破坏力的病毒,该病毒的编写者戴维·史密斯在编写此病毒时仅30岁。戴维·史密斯被判处5年徒刑。 2000年,年仅15岁,绰号黑手党男孩的黑客在2000年2月6日到2月14日情人节期间成功侵入包括雅虎、eBay和Amazon在内的大型网站服务器,他成功阻止服务器向用户提供服务,他于当年被捕。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中美黑客之间发生的 *** 大战愈演愈烈。自4月4日以来,美国黑客组织PoizonBox不断袭击中国网站。对此,我国的 *** 安全人员积极防备美方黑客的攻击。中国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战”。 2002年,英国著名黑客加里·麦金农伦被指控侵入美国军方90多个电脑系统,造成约140万美元损失,美方称此案为史上“更大规模入侵军方 *** 事件”。2009年英法院裁定准许美方引渡麦金农。 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服务器。 2008年,一个全球性的黑客组织,利用ATM 欺诈程序在一夜之间从世界49个城市的银行中盗走了900万美元。最关键的是,目前FBI 还没破案,甚至据说连一个嫌疑人还没找到。 2009年,7月7日,韩国总统府、国会、国情院和国防部等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界、媒体和防火墙企业网站遭到黑客的攻击。9日韩国国家情报院和国民银行网站无法被访问。韩国国会、国防部、外交通商部等机构的网站一度无法打开。这是韩国遭遇的有史以来最强的一次黑客攻击。

数据安全有哪些案例

我国《 *** 安全法》将正式生效实施,对 *** 运营者数据安全管理提出了系统且严格的法律要求。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大数据安全风险与对策研究报告,遴选了近年来国内外典型数据安全事件,系统分析了大数据安全风险产生的类型和诱因,并分别从提升国家大数据生态治理水平( *** )和加强企业大数据安全能力(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推动我国大数据安全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数据的开放与开发推动了跨组织、跨行业、跨地域的协助与创新,催生出各类全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全面激活了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

然而,大数据在为组织创造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数据经济发展特性使得数据在不同主体间的流通和加工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由此也打破了数据安全管理边界,弱化了管理主体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数据资源商业价值的凸显,针对数据的攻击、窃取、滥用、劫持等活动持续泛滥,并呈现出产业化、高科技化和跨国化等特性,对国家的数据生态治理水平和组织的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大数据安全重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安全议题。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重大数据安全事件发现,大数据安全事件正在呈现以下特点:(1)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露,既有技术漏洞,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新模式触发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触发。(2)威胁范围全域覆盖,大数据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大数据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源的提供者、大数据加工平台提供者、大数据分析服务提供者等各类主体都是威胁源;(3)事件影响重大深远。数据云端化存储导致数据风险呈现集聚和极化效应,一旦发生数据泄露等其影响都将超越技术范畴和组织边界,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产生影响,包括产生重大财产损失、威胁生命安全和改变政治进程。

随着数据经济时代的来临,全面提升 *** 空间数据资源的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如同环境生态的治理,数据生态治理面临一场艰巨的战役,这场战役的成败将决定新时期公民的权利、企业的利益、社会的信任,也将决定数据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此,我们建议重点从 *** 和企业两个维度入手,全面提升我国大数据安全

从 *** 角度,报告建议持续提升数据保护立法水平,构筑 *** 空间信任基石;加强 *** 安全执法能力,开展 *** 黑产长效治理;加强重点领域安全治理,维护国家数据经济生态;规范发展数据流通市场,引导合法数据交易需求;科学开展跨境数据监管,切实保障国家数据 *** 。

从企业角度,报告建议 *** 运营者需要规范数据开发利用规则,明确数据权属关系,重点加强个人数据和重点数据的安全管理,针对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交换和销毁等各个环节开展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从制度流程、人员能力、组织建设和技术工具等方面加强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附十大典型事件(时间顺序):

1. 全球范围遭受勒索软件攻击

关键词: *** 武器泄漏,勒索软件,数据加密,比特币

2017年5月12日,全球范围爆发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勒索软件(WannaCry)感染事件。该勒索软件利用此前美国国家安全局 *** 武器库泄露的Windows *** B服务漏洞进行攻击,受攻击文件被加密,用户需支付比特币才能取回文件,否则赎金翻倍或是文件被彻底删除。全球100多个国家数十万用户中招,国内的企业、学校、医疗、电力、能源、银行、交通等多个行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安全漏洞的发掘和利用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全球性黑色产业链。美国 *** *** 武器库的泄漏更是加剧了黑客利用众多未知零日漏洞发起攻击的威胁。2017年3月,微软就已经发布此次黑客攻击所利用的漏洞的修复补丁,但全球有太多用户没有及时修复更新,再加上众多教育系统、医院等还在使用微软早已停止安全更新的Windows XP系统, *** 安全意识的缺乏击溃了 *** 安全的之一道防线。

类似事件:2016年11月旧金山市政地铁系统感染勒索软件,自动售票机被迫关闭,旅客被允许在周六免费乘坐轻轨。

2.京东内部员工涉嫌窃取50亿条用户数据

关键词:企业内鬼,数据贩卖,数据内部权限

2017年3月,京东与腾讯的安全团队联手协助公安部破获的一起特大窃取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其主要犯罪嫌疑人乃京东内部员工。该员工2016年6月底才入职,尚处于试用期,即盗取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银行等个人信息50亿条,通过各种方式在 *** 黑市贩卖。

为防止数据盗窃,企业每年花费巨额资金保护信息系统不受黑客攻击,然而因内部人员盗窃数据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地下数据交易的暴利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失序诱使企业内部人员铤而走险、监守自盗,盗取贩卖用户数据的案例屡见不鲜。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等研究机构2016年发布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其调查的208家企业中,69%的企业曾在过去一年内“遭公司内部人员窃取数据或试图盗取”。未采取有效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身份认证管理、数据利用控制等措施是大多数企业数据内部人员数据盗窃的主要原因。

类似事件:2016年4月,美国儿童抚养执行办公室500万个人信息遭前员工盗窃。

3. 雅虎遭黑客攻击10亿级用户账户信息泄露

关键词:漏洞攻击,用户密码,俄罗斯黑客

2016年9月2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雅虎证实至少5亿用户账户信息在2014年遭人窃取,内容涉及用户姓名、电子邮箱、 *** 号码、出生日期和部分登录密码。2016年12月14日,雅虎再次发布声明,宣布在2013年8月,未经授权的第三方盗取了超过10亿用户的账户信息。2013年和2014年这两起黑客袭击事件有着相似之处,即黑客攻破了雅虎用户账户保密算法,窃得用户密码。2017年3 月,美国检方以参与雅虎用户受到影响的 *** 攻击活动为由,对俄罗斯情报官员提起刑事诉讼。

雅虎信息泄露事件是有史以来规模更大的单一网站数据泄漏事件,当前,重要商业网站的海量用户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也是民间黑客甚至国家级攻击的重要对象,重点企业数据安全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能力体系,不仅需要确保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进行精准控制,并为 *** 破坏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弹性设计方案,与监管部门建立应急沟通机制。

类似事件:2015年2月,美国第二大健康医疗保险公司Anthem公司信息系统被攻破,将近8000万客户和员工的记录遭遇泄露。

4. 顺丰内部人员泄漏用户数据

关键词:转卖内部数据权限,恶意程序

2016年8月26日,顺丰速递湖南分公司宋某被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受审。此前,顺丰作为快递行业领头羊,出现过多次内部人员泄漏客户信息事件,作案手法包括将个人掌握的公司网站账号及密码出售他人;编写恶意程序批量下载客户信息;利用多个账号大批量查询客户信息;通过购买内部办公系统地址、账号及密码,侵入系统盗取信息;研发人员从数据库直接导出客户信息等。

顺丰发生的系列数据泄漏事件暴露出针对内部人员数据安全管理的缺陷,由于数据黑产的发展,内外勾结盗窃用户数据谋取暴利的行为正在迅速蔓延。虽然顺丰的IT系统具备事件发生后的追查能力,但是无法对员工批量下载数据的异常行为发出警告和风险预防,针对内部人员数据访问需要设置严格的数据管控,并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才能有效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

类似事件:2012年1号店内部员工与离职、外部人员内外勾结,泄露90万用户数据。

5. 徐玉玉遭电信诈骗致死

关键词:安全漏洞,拖库,个人数据,精准诈骗,黑产

2016年8月,高考生徐玉玉被电信诈骗者骗取学费9900元,发现被骗后突然心脏骤停,不幸离世。据警方调查,骗取徐玉玉学费的电信诈骗者的信息来自网上非法出售的个高考个人信息,而其源头则是黑客利用安全漏洞侵入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网站,下载了60多万条山东省高考考生数据,高考结束后开始在网上非法出售给电信诈骗者。

近年来,针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窃取和交易已经形成了庞大黑色产业链,遭遇泄露的个人数据推动电信诈骗、金融盗窃等一系列犯罪活动日益“精准化”、“智能化”,对社会公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构成严峻威胁。造成这一现状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企事业单位全方位收集用户数据,但企业 *** 安全防护水平低下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使黑客和内鬼有机可乘,而个人信息泄漏后缺乏用户告知机制,加大了犯罪活动的危害性和持续性。

类似事件:2016年8月23日,山东省临沭县的大二学生宋振宁遭遇电信诈骗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6. 希拉里遭遇“邮件门”导致竞选失败

键词:私人邮箱,公务邮件,维基解密,黑客

希拉里“邮件门”是指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任职美国国务卿期间,在没有事先通知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情况下使用私人邮箱和服务器处理公务,并且希拉里处理的未加密邮件中有上千封包含国家机密。同时,希拉里没有在离任前上交所有涉及公务的邮件记录,违反了国务院关于联邦信息记录保存的相关规定。2016年7月22日,在美国司法部宣布不指控希拉里之后,维基解密开始对外公布黑客攻破希拉里及其亲信的邮箱系统后获得的邮件,最终导致美国联邦调查局重启调查,希拉里总统竞选支持率暴跌。

作为 *** 要员,希拉里缺乏必要的数据安全意识,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私自架设服务器处理公务邮件违反联邦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触犯了美国国务院有关“使用私人邮箱收发或者存储机密信息为违法行为”的规定。私自架设的邮件服务器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无法应对高水平黑客的攻击,造成重要数据遭遇泄露并被国内外政治对手充分利用,最终导致大选落败。

类似事件:2016年3月,五角大楼公布美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数百份邮件是经由私人电子邮箱发送,卡特再次承认自己存在过失,但相关邮件均不涉密。

7. 法国数据保护机构警告微软Windows10过度搜集用户数据

关键词:过度收集数据,知情同意,合规,隐私保护

2016年7月,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CNIL向微软发出警告函,指责微软利用Windows 10系统搜集了过多的用户数据,并且在未获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跟踪了用户的浏览行为。同时,微软并没有采取令人满意的措施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没有遵守欧盟“安全港”法规,因为它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就将用户数据保存到了用户所在国家之外的服务器上,并且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默认开启了很多数据追踪功能。CNIL限定微软必须在3个月内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将面临委员会的制裁。

大数据时代,各类企业都在充分挖掘用户数据价值,不可避免的导致用户数据被过度采集和开发。随着全球个人数据保护日趋严苛,企业在收集数据中必须加强法律遵从和合规管理,尤其要注重用户隐私保护,获取用户个人数据需满足“知情同意”、“数据安全性”等原则,以保证组织业务的发展不会面临数据安全合规的风险。例如欧盟2018年即将实施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就规定企业违反《条例》的更高处罚额将达全球营收的4%,全面提升了企业数据保护的合规风险。

类似事件:2017年2月,乐视旗下Vizio因违规收集用户数据被罚220万美元。

8. 黑客攻击SWIFT系统盗窃孟加拉国央行8100万美元

关键词: *** 攻击,系统控制权限,虚假指令数据, *** 金融盗窃

2016年2月5日,孟加拉国央行被黑客攻击导致8100万美元被窃取,攻击者通过 *** 攻击或者其他方式获得了孟加拉国央行SWIFT系统的操作权限,攻击者进一步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送虚假的SWIFT转账指令。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共收到35笔,总价值9.51亿美元的转账要求,其中8100万美元被成功转走盗取,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更大的 *** 金融盗窃案。

SWIFT是全球重要的金融支付结算系统,并以安全、可靠、高效著称。黑客成功攻击该系统,表明 *** 犯罪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金融机构等关键性基础设施的 *** 安全和数据保护能力持续提升,金融系统 *** 安全防护必须加强 *** 和企业的协同联动,并开展必要的国际合作。2017年3月1日生效的美国纽约州新金融条例,要求所有金融服务机构部署 *** 安全计划,任命首席信息安全官,并监控商业伙伴的 *** 安全政策。美国纽约州的金融监管要求为全球金融业 *** 安全监管树立了标杆,我国的金融机构也需进一步明确自身应当履行的 *** 安全责任和义务,在组织架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落实 *** 安全责任。

类似事件:2016年12月2日,俄罗斯央行 *** 账户遭黑客袭击,被盗取了20亿俄罗斯卢布。

9.海康威视安防监控设备存在漏洞被境外IP控制

关键词:物联网安全,弱口令,漏洞,远程挟持

2015年2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特急通知称: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安全隐患,其中部分设备被境外IP地址控制。海康威视于2月27日连夜发表声明称:江苏省互联网应急中心通过 *** 流量监控,发现部分海康威视设备因弱口令问题(包括使用产品初始密码和其他简单密码)被黑客攻击,导致视频数据泄露等。

以视频监控等为代表的物联网设备正成为新的 *** 攻击目标。物联网设备广泛存在弱口令,未修复已知漏洞、产品安全加固不足等风险,设备接入互联网后应对 *** 攻击能力十分薄弱,为黑客远程获取控制权限、监控实时数据并实施各类攻击提供了便利。

类似事件:2016年10月,黑客通过控制物联网设备对域名服务区发动僵尸攻击,导致美国西海岸大面积断网。

10. 国内酒店2000万入住信息遭泄露

关键词:个人隐私泄露,第三方存储,外包服务数据权限,供应链安全

2013年10月,国内安全漏洞监测平台披露,为全国4500多家酒店提供数字客房服务商的浙江慧达驿站公司,因为安全漏洞问题,使与其有合作关系的酒店的入住数据在网上泄露。数天后,一个名为“2000w开房数据”的文件出现在网上,其中包含2000万条在酒店开房的个人信息,开房数据中,开房时间介于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包含姓名、身份证号、地址、手机等14个字段,其中涉及大量用户隐私,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酒店内的Wi-Fi覆盖是随着酒店业发展而兴起的一项常规服务,很多酒店选择和第三方 *** 服务商合作,但在实际数据交互中存在严重的数据泄露风险。从慧达驿站事件中,一方面,涉事酒店缺乏个人信息保护的管理措施,未能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权限,使得第三方服务商可以掌握大量客户数据。另一方面,第三方服务商慧达驿站公司 *** 安全加密等级低,在密码验证过程中未对传输数据加密,存在严重的系统设计缺陷。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